1、在本网发布项目信息请先注册成企业会员;
2、项目内容请发到专用邮箱内,邮件主题请注明“项目招商”,我们会在24小时内审核并发布在本网上;
咨询电话:15000821357/15026458986(同微信号)
联系人:陈诚 先生
专用邮箱:291005212@qq.com
古浪县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甘肃58个贫困县之一,也是甘肃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辖19个乡镇1个街道,总人口38.88万人,农业人口35.36万人。2013年底,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2万户14.23万人,贫困发生率39.8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4个百分点;2014—2017年,累计减贫11.08万人,贫困人口下降到3.66万人,贫困发生率10.47%。近年来,古浪县深入推进脱贫攻坚“一号工程”,把夯实产业基础作为根本,按照“种养结合、农牧互补、循环发展”思路,全力推动肉羊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方向转型,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目前全县成立肉羊协会1家、引进肉羊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培育养羊专业合作社1321家,羊存栏120.2万只、出栏108.2万只,规模养羊户6800多户,带动贫困户9600多户。
一、建立肉羊繁育体系。一是建基地。古浪县委、县政府将2018年确定为脱贫攻坚“产业培育年”,县财政注资5000万元组建国有扶贫产业公司,下设兴盛种羊繁育公司,建成万只种羊繁育基地,年可繁育优质羔羊10万只,带动贫困户4308户1.6万人发展肉羊产业,覆盖全县54.9%的贫困户。二是引品种。筹措资金650万元从浙江湖州等地引进湖羊基础母羊4万只,从澳大利亚引进纯种萨福克、澳洲白、杜泊等肉羊新品种1344只。三是重改良。聘请省市、业务部门和高校专家组成技术团队,定期指导开展杂交繁育和全混合日粮饲喂,促进引进新品种与本地品种杂交改良。四是抓扩群。按照“统一提供种羊、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防疫消毒、统一收购羔羊”的四统一服务管理模式进行繁育扩群,目前种羊繁育基地繁育羔羊1.5万多只。
二、探索肉羊带贫模式。结合农村“三变”改革,采取“羊银行—贷母还羔”造血式扶贫模式,按照每户2万元标准安排肉羊产业扶持资金,以大带小、示范引领、联动发展。一是龙头企业+贫困户自养模式。对有养殖经营能力的贫困户,企业提供种羊21只(20只母羊、1只公羊),由贫困户自行喂养繁育,三年后,贫困户将同标准的羔羊返还企业,剩余基础母羊继续繁育扩群。二是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托管分红模式。对无饲养能力的贫困户,将企业提供的21只种羊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分红,三年后,合作社向企业返还同等标准的羔羊。目前,已投放种羊4590只,贫困户获得分红10.4万元。三是贫困户自主发展模式。贫困户自主购买基础母羊20只或育肥羔羊40只,享受省级产业扶贫补助资金1万元;再购买基础母羊10只或育肥羔羊20只享受县级补助3000元,8只以上基础母羊产羔或出栏肉羊20只后持续发展羊产业的再补助3000元。
三、延伸肉羊产业链条。坚持一手抓引进,一手抓自建,精心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延伸肉羊产业链,让贫困户在产业链各环节受益。与康美集团合作建设的牛屠宰分割及鲜湿面加工项目开工建设,引进浙江儒文集团建设100万只肉羊屠宰加工生产线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建成森茂牛羊交易市场,吸引宁夏、新疆、临夏等省内外80多个商户入场交易,日均交易肉羊2000多只,年交易额5亿元以上,贫困户进场交易每销售一只羊补助10元。引进中天羊业公司,投资3600万元建成20万只肉羊屠宰加工生产线,打造集养殖、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闭合产业链,贫困户每屠宰一只羊补助15元,带动贫困户直接受益。不断完善“贮藏加工+运输销售”现代营销模式,争取实施甘肃供销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累计建成冷藏(冷冻)库7.27万吨、果蔬保鲜库2000吨,在10个乡镇20个贫困村配备箱式冷藏车20辆。
四、加强肉羊风险防控。一是鼓励饲草种植。分区域、分品种对饲草种植所需的机械人工、籽种化肥给予补助,农户连片种植优质牧草100亩以上,每亩补助100—150元。二是注重品牌推广。注册“土门羊羔肉”“甄程”“浪涛沙”等肉羊品牌51个,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肉羊75万只,积极参加成都农博会、西北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全方位展示展销、宣传推广古浪肉羊品牌形象。三是加强疫病防控。健全县、乡动物卫生监督和村级动物防疫体系,设立动物检疫报检点21个,聘用村级动物防疫员251名,强化日常监管。四是推行投保补助。将基础母羊养殖保险列入县级财政补贴品种,县财政按照单位保费的70%对肉羊产业进行投保补贴,今年投保基础母羊4万只,着力降低养殖风险。
下一步,古浪县将按照建设全省最大湖羊种群繁育基地和甘肃省优质种羊繁育基地为目标,在品种改良、繁育扩群、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等方面重点发力,细化实化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工作,实现养殖、加工、销售的有效衔接,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提高竞争力,为全县整体脱贫摘帽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