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牛羊肉产业网。

请登录|注册

客服电话:15000821357

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慧牧场 >  案例

蒙牛智慧牧场:最新鲜的牛奶来源于“数字牛”

时间:2023-01-12牛羊肉产业网


        大多数做消费者业务的企业,其数字化变革往往发轫于营销端,因为营销端的变化对业务的影响最为直接。蒙牛的数字化转型则较为全面,不仅在消费者端、渠道端发力,也影响了企业的组织管理,甚至改造了供应链。其对牧场的数字化改造,便极富特色。

长期以来,以农林牧渔为代表的第一产业,其集群化、规模化程度往往不高,信息化、自动化水平相对落后,带来的问题是生产效率不高、产品质量控制能力比较低,这样的短板必然制约后端的加工工序。蒙牛通过对信息系统的数字化改造,以及运用智慧化的工具,一方面提升了牧场的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使得牧场有能力去提升原奶的质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实现食品的可溯源,对消费者来说是更加强有力的保障。


1.jpg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由于中国很多乳业品牌都诞生在这里

 

        因此有“乳都”之称。蒙牛智慧牧场大改造,正在这草原一隅悄然发生

 

        “数字化”优化奶源管理

 

        2020年11月晚上的“乳都”呼和浩特,气温低至-10℃,室外几乎滴水成冰。在郊区一个牧场的牛舍里,奶牛们有的卧地入眠,有的站着反刍咀嚼,偶尔响起一声牛鸣,反而更衬托出环境的宁静。

 

        如果回到两三年前,这里的景象并不相同。即便到了晚间,仍能看到工作人员进出的身影。他们有的负责晚班的巡栏工作,观察牛只是否存在发情或者发病的状态;有的要在奶厅记录奶牛的产奶量,从抄写耳标上的编号到抄写尾部的流量计指数,一套动作重复数百上千遍。

 

        令人意外的是,如今替代工人进行夜间劳作的,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智能脖环。当然,更准确地说,脖环只是一个终端设备,在它的背后,是一整套被称为“智慧牧场平台”的数字基础设施。

 

        打造这套基础设施的,是乳制品行业巨头蒙牛乳业。而打造它则是为了更好地推动乳业产业链上游——牧场的经营管理水平,并提高奶源的品控能力。

 

        奶源,曾是中国乳业的集体痛点。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被曝光并迅速发酵,使国产奶陷入空前的信任危机,中国乳制品行业几乎全线崩溃。究其根本,就是当时在以“农户—奶站”为主体的收奶模式下,上游奶源的质量把控能力很弱,直接影响了终端产品质量。

此后,一方面,国家提倡和引导规模化养殖,提升原奶供方的质量控制能力,另一方面,乳企也大幅提升了检测标准、检测能力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时至今日,我国乳制品的抽检合格率已经稳定在99.5%以上,在食品行业内位居前列。

 

        奶源危机所敲响的警钟,使得“质量就是生命线”真正成了乳企永远紧绷的一根弦。如今的乳业巨头,早已不再满足于后端的检测和把关,而是通过资本合作或强化技术等方式,沿着供应链上溯,力求做好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

 

        以蒙牛乳业为例,这家乳业巨头目前自有和合作的牧场多达1000余个,所畜养的奶牛总数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30万头。放在10年前,要想追溯前端的产品质量,就得搞清楚这130万头牛的状况,这需要一个极大的组织系统,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譬如它们分布在哪里,每个牧场的牛日均产奶多少千克,有多大比例的牛怀孕了或者生病了……毕竟,即便把浩若繁星的奶牛群点数一遍,也需要很长时间。

 

        但现在,蒙牛正在试图把上百万头奶牛的数据实时掌握起来,甚至预测某个单体牧场下个月的产量会上升还是下降,成本会增加还是减少。而且,这一“奢望”似乎是可以实现的。

 

        解决这个难题的关键,就是数字化。


2.jpg


        在子昂牧场,每头牛都有自己的“云医生”和“云管家”


3.jpg


        耳号,奶牛们的“身份证号”,如今,搭配智能脖环,牧场既能提高效率,又能降低成本

 


        蒙牛集团助理副总裁、信息技术负责人张决这样表达蒙牛用数字化“武装”上游牧场的初心:“我们希望帮助牧场优化经营,提高产量和质量。在这一点上,牧场和蒙牛是共赢的……在过去的几年中,牧场也在逐渐推广自动化,但在这个过程中,它其实还需要很多数字化、智慧化的工具。所以我们大概从2018年开始,和阿里云等一些合作伙伴一起,研究做数字奶源或者说智慧牧场这件事。”

 

        所谓的“数字奶源”,主要是为了解决传统牧场管理中的“堵点”和“缺点”问题。中国当前的牧场管理,相比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不小差距。一些中小牧场还处在从人工向半自动化、半信息化过渡的状态;管理较好的牧场,

虽然已经建起了一些信息化的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生产管理,但系统与系统之间、设备与设备之间,数据是相互独立的,难以在更高的维度上组织起来。譬如一个关心原奶产量和质量的牧场主,尽管他拥有一些信息化工具,但由于统计结果需要层层分析和上报,他仍然只能获得相对滞后的信息,而且在发现产量、质量下降后,还很难第一时间找到关键原因。

 

        相比这些比较传统的做法,“数字奶源”将建设一个大数据平台,将所有的系统集成、打通,同时辅以一些智能化程度更高的工具,提高牧场业务的可视化、可量化水平。譬如,牧场可通过智能脖环等设备掌握牛只的身体状况,通过精准饲喂系统投放合理配比的饲料,通过原奶监测系统检测原奶的产量和质量变化,并通过智慧牧场管理平台把所有系统联结在一起。管理者很容易借助这些工具,发现数据的实时波动和匹配关系,精准发现产量下降到底是奶牛发病率升高引起的,还是饲料配比不当引起的,并借此做出正确的调整。



一个试点牧场的变化

 

        理论是丰满的,但要落到现实上,仍然有不少困难需要克服。对蒙牛来说,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说服牧场主坚决投身于数字化变革。

 

        “你告诉他,投完这个之后,半年到一年之间,你会看到单产量的增加。但是第一他不一定信,第二他首先看到的是我要投多少钱,这是成本问题,第三他底下的员工对变化的东西天然会有抗拒心理。”张决说。

 

        重重阻力之下,2018年,蒙牛所合作的800多个牧场中,愿意导入智慧化系统、进行数字化变革的牧场只有区区6个。2019年,蒙牛决定加大推动标杆牧场的智慧化体系落地,以实际效果来激发全行业的转型动力。

 

        子昂牧场坐落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的郭家滩缸房夭,牧场占地518亩,设计存栏奶牛6000头,目前存栏4000头,日产鲜奶62吨,是内蒙古唯一一座集奶牛研究技术培训、牧场体验、科普展览等一体的综合性示范牧场。2019年,蒙牛将子昂牧场作为智慧牧场试点单位,输出智慧化的工具、系统和成熟的管理人员,进行了一场数字化的大改造。

 

        在牧场工作了6年的张凯强,在2019年来到子昂牧场,担任繁育部部长。在任上,他亲眼看到、亲身体验了智能脖环等智慧化工具,以及智慧牧场管理软件等数字化平台,对“智慧牧场”相比传统牧场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可谓如数家珍。

 

        首先是智慧化工具的应用。在子昂牧场,人们给所有的奶牛都套上了“智能脖环”,它能够对奶牛进行定位,同时监测其活动量、呼吸、反刍等状况,并将数据实时传回到大数据平台上。就是这个小小的脖环,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牛更健康了,人也更轻松了。这便是产业智能化的大手对每个生命的照拂

 

        “光是找牛这件事,减轻的工作量就不少。”张凯强说。

 

        对繁育部门来说,“找牛”是最基础的工作环节之一,无论是健康检查、挤奶、发情监测还是配种,都难免涉及这个环节。但是,奶牛都是黑白花的外形,相似度很高,要精确找到某个编号的牛,工作人员就需要一头头地查耳标,效率很低。“一个牛舍从这头走到那头有两三百米,这个牧场光泌乳牛舍就有三栋,还有其他牛舍……有时候你走第一圈不一定能找见,得来回走几圈,花10分钟到15分钟找牛是很正常的。”

 

        有了智能脖环,这个基础工作一下子变得非常简单,只要在手机端搜索牛的编号,很快就能对牛只进行精准定位,短短一两分钟就能完成找牛的工作。

 

        定位找牛还只是最基础的功能。由于智能脖环自动记录牛的活动量,这就使工作人员能够很方便地监测到它的异常状态。通常来说,发情的牛只活动量会超过正常范围,而生病的牛只活动量则小于正常范围,因此,通过阈值设置,脖环可以在牛只活动量异常时,向工作人员推送提醒,提示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复查。


     5.jpg


6.jpg


        如今,有了智能脖环,只要在手机端查询牛只编号,就能轻松定位10083的位置

 

        在传统的条件下,奶牛的发情揭发、疾病揭发工作可不是这么简单。白天,工作人员必须每隔一到两个小时在牛舍里巡栏一次,观察牛只是否有精神萎靡的现象,或者出现爬跨动作(爬跨是牛只发情的标志),一天下来,一名工作人员要走25000步以上。而到了夜间,巡栏效率更低,人们还需要用专用蜡笔在奶牛的臀部做标记,第二天早晨来观察标记是否变淡。这样的工作方式,耗费人力物力不说,工作效率也一般。而有了智能脖环,工作人员就能少走路,把巡栏的时间节省下来用于各类指标分析,发情揭发率也从原来的75%提升到了95%。

 

        除了智慧化的工具,各类数字化系统的应用也为牧场的工作带来了许多便利。

 

        以饲喂环节为例,几年以前,信息部门要根据营养师给出的配方,手动制作并打印Excel表格,让一线员工按照加料顺序和加料量进行饲料投放,同时做好饲料投放记录。这个过程很考验牧场的管理能力,在一些管理不佳的牧场,如果一线员工责任心不足,很可能出现少加、错加的情形,管理人员也很难进行事中管理、事后追溯。而如今,子昂牧场应用了精准饲喂管理系统,在饲料车上安装了显示屏,实时地提示并自动记录加料顺序和加料量,减轻一线员工工作量的同时,也方便管理人员精准管控。


        奶厅的挤奶工作,也曾经是牧场的一大痛点。就拿奶量监控这个步骤来说,曾经所有的奶量监控都要依靠人工抄写,数据员要先看牛的耳标来记录编号,然后转到牛的尾部看流量计并记录奶量,所有奶牛监测一遍,就意味着重复这套动作上千遍,一个人需要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到了冬天夜里,气温极低,数据员手上长冻疮、水笔不出水的窘况,可以说是常态。工作人员辛苦不说,奶牛还会对人的频繁干扰产生应激反应,影响产奶量。而由于工作量大,所以牧场传统上往往只能每旬测奶一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都难以保证。


7.jpg

8.jpg


        挤奶厅,牧场中最繁忙、最核心的地方。过去,工作人员手工挤奶,人工抄写所有的奶量监控

 

        如今,牧场上云,物联网设备成为蒙牛的“神经末梢”,助力从“草原牛”到“数字牛”的转变

 

        而数字化的奶量监控系统上线之后,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子昂牧场副厂长韩跃介绍说:“自从有了这个数字化管理系统,我们所有的奶牛上去挤奶以后,对每头牛、每天、每个班次的奶量都可以进行自动监测,同时数据自动上传。这样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这个数据是非常及时的,对我们整个牧场生产有一个很好的指导。”

 

        此外,按照传统的管理流程,牧场向下游乳企交奶时,需要手工填写一份生鲜乳交接单(业内称为MPO表),乳企对原奶进行检测后,将标有检测结果的返单交给司机,由司机在第二天带回牧场。这种流程下,一方面是手工填写容易出错,这就涉及考核和处罚,另一方面,乳品质量的反馈也是滞后的。而智慧牧场管理平台中的“牧场—工厂生鲜乳交接业务”上线之后,所有信息都在手机端填报,乳企的质量检测结果也实时反馈到管理平台上,而且可以形成可视化的趋势变动曲线。这样的工作方式不但效率高、不易出错,牧场也方便跟踪乳品质量变化的趋势,并借此来及时调整生产工作。

 

        类似这样的变化案例还有很多。总而言之,由于智慧化工具的应用,信息系统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子昂牧场的整体工作方式越来越从依赖经验、依赖人工向依靠系统、依靠数据转变。一个直观的结果是,自蒙牛2019年5月接手改造牧场以来,子昂牧场的泌乳牛单产量从28.6公斤增加到超过33公斤,提升幅度超过10%。子昂牧场的工作人员高兴地说:“以前管牧场靠经验,现在管牧场看数据,通过对各类数据的采集、分析、预测,牧场管理变得更轻松、更智能了。”

 

        “四大在线”驱动数字蒙牛

 

        蒙牛集团CEO(首席执行官)卢敏放曾经表示,在蒙牛的战略里,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数字化的能力。对蒙牛整体而言,数字奶源是数字化战略中的一环,但数字化真正的内涵,还远不止于此。

2019年,蒙牛开始与阿里云合作,建设自己的数据中台,同时还在内部创建了大数据部门,准备好了数字化转型的系统底座和组织基础。“我们要把蒙牛的大数据、经销商的大数据、客户的大数据、门店的大数据等等,全部纳进来。未来,直接让数据来做决策。”张决如是说。

 

        到2020年,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蒙牛又正式提出构建“四大在线”,即消费者行为在线、渠道行为在线、供应链在线、组织管理在线。围绕着“四大在线”,还“要打造以ERP为强壮平台的后台系统,要打造非常标准化的双中台+AI中台的标准化中台系统,同时我们要有各式各样的既敏捷又灵活的前台,这是蒙牛未来的系统架构”。

 

        如果说数字奶源属于供应链在线的范畴,是供给的保障,那么,在连接需求的这一侧,尤其是在新零售兴起的背景下,消费者行为在线和渠道行为在线,就变得尤为重要。

 

        举例而言,在渠道这一侧,蒙牛传统上需要依靠经验公式,对不同区域的销量进行预测,再根据预测来铺货。由于牛奶的保质期有限,一旦铺货量和销量没有匹配好,就有可能带来问题:要么是缺货严重,导致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挤占;要么是供给过量,导致产品临保后做深度折扣,或者是直接销毁,带来较大的损失。由于牛奶销量的影响因子多且复杂(譬如区域、天气、节日、特定事件等),纵然有20年经验沉淀,蒙牛原来对牛奶销量的预测也只能具体到月。而在大数据技术的辅助下,蒙牛就能够全盘考虑所有因素与变量,快速且较为准确地匹配产销。

 

        而在消费者这一端,蒙牛通过各类终端触点深度接触消费者,并运用数据中台,对消费群体行为进行识别和分析,提供更有针对性、更符合消费群体需求的产品。同时,蒙牛还将打通线上、线下销售壁垒,实现全渠道的销售和配送。正是全渠道的订单、库存的逐渐拉通,增强了蒙牛的履约能力,使得疫情期间,在生产、物流、终端销售等很多环节都被物理隔离的情况下,蒙牛能够快速合理地调度全产业链,保障产品的全周期链路畅达,实现疫情后的快速复苏。

 

        数字化、智能化为蒙牛的效率提升和成本改善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实现数字化运营半年后,张决给出了一组数字:“牛奶排产的年预测准确率达到97.8%,月度准确率提升了5%,效率提升了30%;人工规划的效率提升度是70%,原来需要几个小时的计算,现在几分钟就算出来了,原奶的调拨成本也下降了9%。”

 

        这一系列的成就,正是数字化带来的价值。

 

        “一盒蒙牛牛奶背后,有170兆字节的数据。”在2020年1月的冬季达沃斯论坛上,卢敏放如是说。当数字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强大动力,无论是对渴望新鲜牛奶的消费者,还是对渴望精益运营的乳企来说,这都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好变化。


 





本文章来源网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