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牛羊肉产业网。

请登录|注册

客服电话:15000821357

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新闻

河南南阳:雅民农牧肉牛绿色循环创新发展之路

时间:2020-07-23牛羊肉产业网


                                                                             王玉斌  雅民农牧  



s_94cee819ae694abfb6eea80f0c88317e.png


                                                       ( 王玉斌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畜牧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今年2月份,“农牧交错带牛羊牧繁农育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团队线上开展疫情下肉牛养殖场户粪污处理、种植户有机肥利用问题调研发现,粪污处理明显受阻,有机肥生产与采用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结合农业农村部近年绿色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及部分地区在工作推进中出现的误区,梳理和剖析河南省南阳市雅民农牧公司(下称雅民农牧或公司)以肉牛为核心探索绿色循环创新发展的经验和困境,以期对疫后相关工作推进有所启示。


       雅民农牧起步于2008年50头规模的豫飞优质肉牛养殖场,现优质肉牛存栏1000头,年出栏1500头,年产值3000万元,本地流转土地1200亩,在内蒙古自治区承租养殖草场2万亩,探索出了秸秆收储、肉牛养殖、沼气生产、双孢菇种植、蚯蚓养殖、有机肥生产、土壤改良、种养融合的一体化绿色循环高效发展之路。


       雅民农牧总经理赵昭,是全国人大代表、返乡创业大学生的杰出女代表。被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评为“风鹏行动新型职业农民”,获“河南青年五四奖章”“河南好人”“南阳市劳动模范”“南阳市第五届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赵昭夫妇探索出了独特的雅民农牧绿色循环发展之道,十余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在绿色循环发展这条路上,与其他创业者相比,同样遇到过许多坎坷,也面临着几乎一样的困境。需要总结其独特经验,分析其困境,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绿色循环发展的经验


       业务拓展循序渐进。2008年,赵昭与丈夫张华大学毕业后回到故乡南召县太山庙乡冯庄村,筹资创办豫飞优质肉牛养殖场,自行设计建造300多平米牛舍,从购进50头牛犊起步。2012年,创办南召县犇犇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周边75个农户入社、带动农户发展肉牛养殖。2013年,在内蒙租赁2万多亩优质天然草场作为母牛繁育基地,开始农牧结合;尝试流转土地1200亩,搞种养循环;犇犇合作社获评河南团省委“优秀青年农民专业合作社”。2014年,投资建立600立方米沼气池,年消耗牛粪50吨。2015 年,在养殖场基础上成立雅民农牧;建立草腐菌种植基地,种植双孢菇2000㎡,年消耗牛粪88吨。2016年,达到年出栏优质肉牛1500头、辐射带动3个乡镇200多户养牛、安排农村劳动力300人就业;投资200万元购买农机设备成立农机分部,为周边农户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年深松田地2万余亩、收获秸秆3-5万亩。2019年投资100多万元引进蚯蚓养殖技术,养殖基地80亩,年消耗牛粪与沼渣3840吨。


       生态循环发于内生。“2013年以前,粪池子堆得满满当当,下雨时牛粪四处流淌,晴天时牛粪气味远扬,如何处理牛粪成为摆在眼前的一道难题”,赵昭说。从2013年到2019年,正是基于公司自身发展需要以及不同阶段的规模特征,公司逐步摸索构建了4条契合自身特点的生态循环发展链条:一是“养牛—牛粪—沼液—种植玉米—秸秆—粗饲料—养牛”链,二是“养牛—牛粪—草腐菌—发酵后基料—有机肥—种植庄稼—秸秆—养牛”,三是“养牛—牛粪—种植花生—花生秸秆—养牛”链;四是“养牛—牛粪—果园—杂草—养鹅—淡水鱼—莲菜”链。这四条生态循环链皆为内生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且彼此衔接和谐统一,既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又通过生态经济多元发展拓展和壮大了企业的整体经济、生态以及社会效益。


       科技引领以人为本。大学期间,赵昭就留心我国肉牛市场,了解到南阳黄牛享誉全球,看好肉牛市场和家乡这个黄牛品种。“创业之初,缺技术,少资金,只有一颗不怕输的心”,赵昭说道。好在读过大学的她可以“学中干、干中学、边干边学”,遇到问题四处求教,一开始曾坐车去郑州把图书城所有肉牛养殖方面的书籍都买回来,日夜挑灯阅读,在网上随时与养殖专家互动交流、分析探讨,曾多次奔赴河南农科院、南阳黄牛科技中心、西北农大、中国农大等单位求教,注重依托和充分发挥九三学社专家团队的作用,尤其是与南阳农科院专家服务团一直保密切联系,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不但熟练掌握了肉牛养殖以及疾病防治技术,还在不同环节有所探索创新,并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应该说,赵昭的成功在于自身知识的积累和及时补充,以及过程中高度重视科技引领和突出以人为本。


       扶持政策助力适度。近年来,雅民农牧享受到的国家系列相关补贴政策:一是2014年投资兴建600立方米沼气池主体工程建设资金36万元;二是2019年“粮改饲”补贴按照60元/t标准享受到约35万元;三是母牛扩群增量补贴,按照新增犊牛600—1200元/头标准执行,三年累计近80万元;四是农机具购置补贴,累计30多万元;五是收购秸秆社会化服务补贴,累计10多万元;六是河南省四优四化良种繁育补贴,累计10万元。以上补贴累计200余万元,还占不到近年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的10%。但是赵昭认为,政府给的这些补贴,体现了政府的扶持帮助和引导关怀,补贴的力度和涉及的范围都是比较适中的。她认为太多的补贴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自身的能力培育未必是好事,企业只有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和市场需要,稳扎稳打提升自身市场核心竞争力,才是健康长远发展之王道。


                                                                     面临的一些困境


       粪污处理难以较快辐射。赵昭介绍,雅民农牧粪污资源化利用板块所用的所有粪污一律都是自己养牛场产生的。问她为什么不用外部的加以辐射扩散,她说因为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和有效的道德约束,担心存在病菌风险、抗生素风险以及其他添加物风险。这就导致雅民农牧的粪污资源化利用处理模式难以辐射带动周边养殖场户,而其内部的沼气、蘑菇、蚯蚓等板块很难非常恰当地进行匹配。这无形中提出了三方面需求,一是企业加强标准引领平台建设,二是政府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三是各行各业的行业自律需要大幅度加强。


       社员带动相对较为松散。2012年,赵昭创办南召县犇犇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周边社员75户,带动200多农户养殖肉牛。2016年以来,雅民农牧积极参与“千企帮千村”活动,通过用工帮扶、金融帮扶、技术帮扶等多种形式累计帮扶200多个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农忙季节可安排用工2000人次,带动当地发展养殖黄牛、种植饲料玉米、种植双孢菇等产业累计达到500多农户。但是,与示范社相比,该合作社与全国目前众多的普通合作社一样——与社员联系带动以及利益联结关系不是十分紧密,或者说相对比较松散。


       成功经验不易简单复制。雅民农牧的相关板块、尤其生态环保循环发展板块,基本实现了一环扣一环、环环相匹配,无论沼气生产、蚯蚓养殖还是双孢菇种植,都是在内部需求与条件较好具备基础上适时调整战略、推出配套措施予以完美跟进而萌发壮大起来的,其成功经验恰恰不像有人总结和描绘的像七色盘拼起来那样鲜艳靓丽,其过程充满坎坷和曲折,只有不断摸索才能实现。成功的经验只是启发而难以简单复制,隐藏在表面背后的因地因时制宜、不断求新求变与持续坚守恒心才是制胜的法宝。


       资源匹配存在短板约束。从雅民农牧2008年开始创业以来的发展轨迹,以及结合当地资源禀赋予以创新探索,还是各方面条件情况的利用情况来看,发展成效是肯定的、是相当不错的。但是通过交流发现,雅民农牧同样存在人才奇缺、行业发展受上下游限制较大等问题。并且长远来看,城乡差距、工农资源流动等的惯性约束,加上南召县太山庙乡丘陵山地的地貌特征、对大型机械化采用存在诸多不适应,以及土地租金居高不下、土地生产性能低下等资源共性约束都会影响其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


       产业链条需要创新拓展。近年来我国肉牛产业发展一直稳步上升,牛肉市场销量连年看涨。雅民农牧多聚焦于产业链前端部分环节的循环发展,而后续屠宰、加工、品牌牛肉线上销售等附加值较高的环节还基本没涉猎。疫情之下,品牌牛肉电商发展迅猛,新业态不断创新发展,为了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完善产业链,打通供应链,延长价值链,需要发挥知识分子的优势进行探索创新,以新业态新手段引领雅民农牧转型升级持续发展。


                                                                         政策启示


       绿色循环乃必由之路。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是时代主题,在当前环保政策要求下,绿色养殖、种养结合、生态发展是畜牧相关行业乃至种植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雅民农牧的经验告诉我们,发展绿色循环生态农业是行得通的,也是大有可为的,但是千万不能盲目照搬。我们已经有很多盲目的、概念性的、忽视内生的、失败的绿色循环发展例子,所以我们既要重视经验借鉴,更要重视具体对象、具体地域、具体分析。


       产业兴旺乃乡村之根。乡村振兴,产业为本。生态循环、种养结合、环境友好必须立足于产业兴旺和地力培育,只有通过生产力的提升来促进生态循环发展才是可行之道,只有通过生产关系的合理优化调整来激发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身乡村发展与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才是根本出路,只有将依托科技进步提升生产力与依靠产权改革与分配机制调整优化生产关系紧密结合、良好匹配才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


       人才振兴乃动力之源。如前所述,赵昭们之所以成功:一方面,她们本身是农村出来的大学毕业生,她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学习研究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远非老一代农民所能具备的,她们有知识、有文化、懂农业、爱农村,她们是“新农人”的杰出代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另一方面,她们注重科技引领创新、强调引才引智借脑,她们能够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社会科技资源,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类技术难题。


       精准扶持乃应取之策。通过跟赵昭的交谈,我们非常深刻地感觉到,对于新兴产业、新兴企业的帮扶就跟近年来国家重点推进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样,一味地不管不问不好,一味地大包大揽也不一定好,而适度扶持、精准扶持,要尽量避免那种广泛存在的政府很重视、投入也很大、长远效果却很差的情况发生,让市场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避免产生那种政府一扶持盲目扩张、政府一退出立即恐慌,要注重长远可持续健康发展与市场机制创建。


       持续创新乃发展之道。雅民农牧的成功在于持续创新,其转型升级发展仍然需要创新引领。从雅民农牧目前发展情况看,如不持续进行经营模式创新和产业链条拓展,可以预见其很快可能进入发展瓶颈期。避免这一情况出现,需要研究和关注新电商、智慧型农业等的发展,需要使用信息化手段破解辐射、扩张难题和社员松散问题,需要寻找和拓展产业链上新的价值增长点,需要持续关注产业链内生发展需求与相关行业发展趋势,尽早实现产业链相加、供应链相通、价值量相乘。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肉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选择、利益分配与政策设计”和2019年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农牧交错带牛羊牧繁农育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项目”部分成果,王玉斌为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畜牧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推荐阅读